OFweek激光網訊:2014年可謂激光電視爆發年,據OFweek激光網編輯了解到,14年光峰華影、海信、長虹、華錄等企業紛紛推出了100寸的激光投影電視。而就在2015年年初,位于南京開發區的南京奕宇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研發出了超大型激光電視,使用壽命達到6萬小時,是LED電視的2倍,而能耗只有后者的1/3。目前,公司正在和南京熊貓等家電企業洽談,今年4月就將上市。而海信也宣布將攜VIDAA MAX 激光影院參展CES2015,國產激光電視業開始走向海外。 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眾多激光電視新品,仿佛—下子把我們拉入了激光大屏顯示的時代。這里所談及的所謂激光電視,實際是糅合了激光光源與超短焦投影機技術的嶄新產品,普遍都搭配了100英寸的高增益抗光幕。這種解決方案的最大優勢在于具有極佳的抗光性能,可以大幅度地避免復雜的環境光線對于畫面造成的影響,與傳統前投方式的投影系統相比,很大程度地維持了顯示設備本身在色彩、亮度、對比度等方面的性能。同時,與同尺寸的平板電視相比,功耗、使用壽命以及價格等方面則有明顯優勢。 激光顯示是以紅、綠、藍(RGB)三基色激光為光源的顯示技術。與自然光色域相比較,傳統顯示設備只能再現人眼所見顏色的30%,而激光顯示方式可覆蓋90%,因此被稱為“人類視覺史上的革命”,是繼液晶、等離子為代表的平板顯示技術之后,興起的又一種創新的顯示技術。與LED、OLED相比,具有屏幕不刺眼、畫質更清晰、價格有優勢、電視更節能、使用壽命長是其幾大優勢。激光顯示技術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內容,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也將激光顯示列為戰略新興產業。 毫無疑問,激光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激光早在20世紀初葉就已經被現代物理學之父愛因斯坦所發現,并于1960年成功被制造出來,一直應用于加工工業、通訊、測量、醫療以及軍事等領域,而作為一種光源,激光卻是在近十年才真正走入顯示領域。由于激光的獨特之處,無論是專業電影放映機、商用便攜式投影機還是家用顯示設備,一旦與激光掛鉤,都會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早在2005年,索尼就在著名的日本愛知世博會上打造了一個以激光投影為核心的影院系統,隨后索尼、三菱等品牌紛紛推出了以三色激光固態光源為核心的激光電視產品,特別是三菱于2012年在美國市場所推出的75英寸LaserVue全高清激光平板電視更是將全高清、大屏顯示、3D與激光帶到了消費電子市場,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而從2013年起到現在,一種全新概念的激光電視產品從另外一個角度進入到我們的眼簾。 據OFweek激光網編輯統計,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激光投影電視的售價集中在6萬到10萬元區間。相對于同尺寸的液晶及LED電視,激光電視具有無法比擬的成本優勢。奕宇光電銷售總監陳金龍表示:“目前110英寸LED電視的價格大約在15萬元,而激光電視只要6萬元。公司2013年底才成立,目前的訂單額已經超過百萬元。”視美樂汪百知也表示:“當下激光電視產業并不會與LCD電視直接競爭,目前市場上LCD電視主要在70寸屏幕以下,而激光電視產品主要是70寸以上。未來激光電視市場主要定位在大屏市場。一般100寸液晶電視在70到80萬元左右,而視美樂激光電視價格在5萬以下,未來第三代視美樂激光電視有望將價格控制在1萬元以內。” 編者語:雖然仍有些“爭議”,但是激光顯示已經成為平板顯示領域的又一新興技術,2014年國內激光電視的集中爆發也印證了這一點。OFweek編輯認為,激光電視未來的突破口在大屏影院,但是在短期來出現激光電視普及潮還不是很現實。首先消費者對于激光電視的認知度及辨識度還沒有提升,這需要廠家對于新理念的逐步引導。另外一方面,激光電視的“高價格”也使得其“高高在上”,在視覺體驗未出現革命性差異化時,價格也將是消費者選購的重要考量。隨著國家對于新型顯示的大力扶持,激光電視已展現出無限前景,但是要想走入大眾消費者家庭,一場“價格戰”在所難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