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我國激光產業技術發展新趨勢 2014-04-08 10:50:27 文章來源:OFweek激光網
導讀: 目前,我國激光產業仍處于技術追趕階段,大部分企業通過模仿制造和技術改造,在做大企業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提高市場占有率與盈利能力。 關鍵字 激光 激光器 激光技術 OFweek激光網訊:推動我國激光產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當前,我國正處于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唯有準確把握產業技術發展新趨勢,重視市場導向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兼顧不同層次的創新需要,從而真正實現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我國產業技術發展的階段特征
經過50多年的發展,我國激光產業已經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同時,我國的產業發展經歷了從生產能力追趕到技術追趕的過程,產業技術進步從模仿制造、引進技術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與自主研發結合。進入本世紀以來,我國的激光科技投入快速增長,許多激光企業在研發經費的增長速度均超過年度營收的增速,產業技術發展和創新進入轉型階段,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研發支出總量進入世界前列,但研發強度與創新型企業仍有較大差距。其中華工科技2013年度研發投入為14163萬元,同比增長28.22%。
二是創新要素逐步向企業集聚,企業創新能力呈二元結構。一方面,企業已經成為激光技術創新投入的主力軍,另一方面,企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開始分化。少數創新型企業與多數跟隨企業并存。一些行業排頭兵企業如武漢銳科、創鑫激光、華工激光、大族激光等的技術裝備基本達到世界水平,在部分領域與跨國公司同臺競爭。但大部分企業仍處于技術跟蹤和模仿制造,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價競爭階段,難以較快積累足夠資金和技術能力。
三是市場力量驅動企業多種形式創新,以集成創新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改進創新為主。近些年,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和引進技術消化吸收的投入力度,產業技術進步從依靠跟蹤模仿和引進生產能力逐步轉向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與自主研發相結合。
四是不僅技術產業需要創新,企業運營管理亦具有創新優勢。目前,盡管大多數企業對創新的認識還停留在技術層面,但是也有部分企業已經對“創新”進行了重新定義。技術創新對于這些企業來說已經是低層次的創新,他們更看重企業的整體創新,意識的創新。
五是從技術追趕走向局部趕超。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部分企業的創新能力正在從量變到質變,在部分技術領域從模仿、追趕者變為同行者,少數領域實現趕超。如,中國深紫外激光技術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獨一無二。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碟片激光器、CO2激光器與國際同行差距較小。大族激光、華工激光的加工裝備與國際同行并列。
七是我國仍是技術和知識產權的凈進口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性較大。 我國產業技術創新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國激光產業仍處于技術追趕階段,大部分企業通過模仿制造和技術改造,在做大企業的同時,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提高市場占有率與盈利能力,逐步積累創新能力,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模式。
一是從模仿制造到自主研發。大部分創新型企業經歷了從引進生產能力和技術,通過反向工程,逐步形成自主研發和成果產業化能力;創新模式從引進技術消化吸收、改進到自主創新。
二是依托國家重大建設工程項目,實現重大技術裝備制造國產化和工程項目運行自主化。國家有關部門專門設立了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計劃,利用我國市場規模大的優勢,依托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集中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逐步進行集成創新和改進創新,部分領域步入國際前列。
三是科技成果產業化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萍俭w制改革與創業環境建設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通過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研院所、科技人員與市場結合,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形成了興辦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氛圍。同時,搭建服務平臺和創造良好的園區環境,推進創新創業企業成長。
四是具有中國元素的突破性創新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在我國,具有重大意義的突破性創新大都是有中國元素的創新。民營企業在其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如,北大方正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技術等。這些突破性創新大都是民營企業實現的。他們在實現自身利益的同時,創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但目前我國這類具有較大影響的突破性創新還很少。 |